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根植乡土文化,打造婺源又一旅游IP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1-11-19 1859 次浏览

  如何在景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唯一的出路就是立足自身特色,打造专属IP。

  什么是旅游IP?

  IP,简而言之,高品质内容的知识产权,具有内容性、独创性、商业性。旅游IP固然代表着稀缺性和识别度,是游客记住一个地方的特有“标签”,但它又未必是高大上的东西,可能通俗寻常,随处可见。

  如油菜花,乡下农村基本家家户户都有种植,在山沟田野路旁,寻常景儿,却成为了婺源旅游的一大IP。

  旅游IP是赋予景区特点与生命力的东西,可以是具体的事物、景点,可以是故事、卖点,甚至可以是虚无缥缈的感觉……

  但这些IP,特别是对以微村乡村旅游为主的婺源而言,都离不开本地文化内涵。可以说,微村乡村旅游的竞争,旅游IP的打造,归根结底是文化底蕴的比拼。

  现状:到哪都一样

  微村乡村旅游已成为发生频次极高的旅 ** 为,农家乐、民俗村、古村落、微村乡村度假村等微村乡村旅游产品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是,产品高度同质化,雷同无特色、过度商业化开发,文化内涵不足等普遍存在于全国各地的问题。

  究其原因,微村乡村旅游过分依赖现存资源,忽视了乡土文化、微村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开发,或者说,对微村乡村旅游文化的理解过于狭义和片面,导致跟风模仿,缺少特色,旅游产品还局限于“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屋”等粗放的表层中,无法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服务模式相对单一。

  这也给婺源微村乡村旅游一个警示,没有文化的支撑,微村乡村旅游是没有灵魂的,微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应该把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突出出来。

  要在微村乡村原有的民俗文化、资源特色、地方美食等基础上进行挖掘、提炼、升华,打造出独有的微村乡村旅游IP,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而不是“到哪都一样”。

  发力:梦里老家的推陈出新

  正如好的文学作品根植于民族一样,好的旅游IP根植于乡土。如果梦里老家没有推陈出新将“演艺”作为核心IP,把传统的民俗、文化变成有故事的、能够表达乡土理念的旅游产品,那么,梦里老家将是一个平庸的旅游小镇。

  梦里老家“演艺”IP,从表层到核心,可以分为呈现形式、故事、价值观三个层级。

  呈现形式即为演艺。故事有衣锦还乡、金榜题名、滕百万招婿等,再加上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的四幕剧。价值观则是推动故事发展、升华IP的重要推动力。

  无论是街头演艺还是大型山水实景演出,都立足于婺源历史传统文化,展现古徽州文化的厚重和耕读文明的精髓,表达对世间美好事物的追求,如徽商创富的艰辛历程、科举辉煌的的兴盛和睦、坚贞不渝的爱情、淡泊归隐的人生境界……

  这些价值观是根植于乡土的,也是跨越文化、地域、时代的,与人 ** 息相关,与每个人都有共性。

  真正的旅游IP,应该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哲学,每个故事的背后,都能有引起世人共鸣的内在价值,其传播的不能只是故事层面肤浅甚至庸俗的 ** ,更不能是快消后的短暂狂热。

  如此,旅游IP的传播才有广度和深度,跨越媒介形式,在生活和文化层面对游客产生持久影响。

  可持续发展

  旅游IP经过提炼、宣传并被游客认可和接受后,不代表它的生命力是无限的,其同样是有时间性的,需要不断的去维护。如同一款火爆的电子产品、风靡一时的潮流,经过时间的洗礼之后,受众的忠诚度、认可度、关注度都会下降。如果不能持续的去维护、创新,再好的IP也会过时。

  梦里老家的演艺,除固定项目外,还会不定时的更新,如今年根据婺源茶道与民俗新增的街区演艺“新娘茶”,如根据时候变化推出的“探花节”、“拜月大典”等演艺活动,不断的为“演艺”IP添砖加瓦,使其能够与时俱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演艺”IP的引爆,只是开始,梦里老家永远在路上。

  梦里老家“演艺”IP的打造,无疑为婺源微村乡村旅游市场提供了另一可行性的方向,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把视线转向内容延伸,注重提升品牌形象,通过文化元素凝聚在外显的“承载物”上,使微村乡村文化成为“有水之舟”,衍生出根植于乡土的文化项目,形成持久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