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印江编织农村产业发展“三张网”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1-11-22 1871 次浏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聪 通讯员 田林

  春节临近,印江自治县木黄镇文昌村,村支两委加班加点算收入账,准备给贫困群众年底分红。

  去年,文昌村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食用菌等产业,成效显著。年关将近,合作社计划拿出7万元,为全村122户贫困户进行分红。

  “我家预计能分红580元。”村民向梦琴计算自家的收入:家里1.2亩地流转给园区发展食用菌,每年有近千元租金,加上自己就近务工,年收入约有一两万元。

  印江在探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微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践中,持续把农村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

  近年来,印江结合实际,形成“2 N”产业布局,即在坚持发展茶叶、食用菌两个主导产业基础上,因势利导发展精品水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

  按照布局,印江采取“龙头企业 合作社 专业菇农”组织方式发展食用菌产业,推进“千户万菇”行动,巩固发展食用菌专业村。

  2017年,印江引进企业,在文昌村打造同发双孢菇科技产业园,带动当地上千户群众发展双孢菇80万平方米,每户菇农每年可增收4万多元。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微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仅需要产业支撑,更要筑牢返贫防线,为群众幸福生活加上‘保险锁’。”印江自治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保险锁”被称作“三张网”:政策保障网、社会扶助网、保险救助网。精准落实社会保障、医疗救助、教育资助政策,确保群众困有所济、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同时,争取中国扶贫基金会实施“顶梁柱”健康扶贫公益保险项目、“宝护计划”公益项目,实施“爱心需求”行动等,织就“扶助网”,拓宽渠道,扶危济困。

  围绕实施微村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印江还积极探索“文明储蓄所”微村乡村治理机制。

  记者在印江朗溪镇三村村看见,驻村书记任林和村支两委干部正在对“文明储蓄所”的积分正负清单进行汇总、造册,准备在春节前完成兑换工作。

  “去年,田茂贵家积分最多,一共有50多分,可兑换洗衣粉、食用油等不少生活用品。”任林翻着积分册告诉记者,“文明储蓄所”是推进微村乡村文明、提升微村乡村治理水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020年,印江在农村和社区建立“文明储蓄所”,围绕村民、居民日常行为建立清单,以“积分制”方式管理,并将积分进行结果转化,分数为正可兑换物品,分数为负则在评先评优等方面相应受限。

  根据积分管理办法,并围绕产业发展、环境治理、公益活动、移风易俗等,以100分为基础分,制定12个加分项目、12个减分项目、4个一票否决项目,形成正向加分、负向减分的“正负清单”。

  目前,印江自治县已建立10个“文明储蓄所”推行该办法,纳入管理的村(居)民超5000户,积分达10万分。“下一步,我们将打造‘文明储蓄所’升级版,把群众积分与农商行信贷额度和利率挂钩,激励带动更多群众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印江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任占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