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乡村建设方案 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深化农村改革综合实施方案解读

发布人:数字乡村 发布时间:2022-01-03 1833 次浏览

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深化农村改革综合实施方案解读

《深化农村改革综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以工兴农、以城带城、工农互利、以工促农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着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发展新型城镇化并不意味着让农村消亡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需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建设管理机制。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负债多、缺口大。补短板的关键是建立长效投资机制。 《方案》提出,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运营。探索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机制,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决策、投资、建设、运行管理和保障机制,建立自下而上民主决策机制。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要加快形成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两轮驱动机制。发展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翼。只有两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新型城镇化并不意味着农村会枯萎。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切实解决城乡脱节、统筹兼顾的问题。 《规划》提出,健全城乡融合发展规划体系。建立适应我国城乡总体发展的规划体系,尽快修订完善县农村建设规划和镇、乡、村规划,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加强规划的约束和引领作用。

鼓励各地开展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革试点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建设方案,要推动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长期以来,农村居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范围比城镇居民窄、水平低。为此,《方案》提出,完善县级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建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整合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全国统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发展。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地方政府开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革试点。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的体制机制。 《方案》从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两大方面入手乡村建设方案,提出了明确要求。细化实施差异化落户政策,推动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在城镇、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权利的农业移民落户,有序实现农业移民城镇化。加快建立和实施居留许可制度,构建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移民城镇化成本分担机制。加强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就业和失业登记管理制度,将落户我市的农业流动人口全面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同时,要切实维护城镇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入分配权。多管齐下,逐步让农民工进城、进城、融入、就业、创业,成为有尊严的新公民。

探索开展以村民小组、自然村和农村社区为基本单位的村民自治试点

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的组织结构和利益关系发生了深刻的调整,农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显着变化。为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规划》从顶层设计层面明确了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

做好农村治理的关键在于坚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无论农村社会结构如何变化,无论各种经济社会组织如何发展壮大,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核心作用不能削弱。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方案》将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农村两级党组织队伍建设,严格基层政治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等。 多方面作出重要部署,保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团结群众、引领领导的能力。脱贫致富,不断巩固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基础。

充分发挥农民在农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需要健全以村党组织为主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根据农村人口结构的新变化和农民的新要求,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有待进一步提高。 《方案》提出了村民自治上下延伸的新思路,即依托土地等集体资产所有制关系和农村传统社会治理资源,发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位的村民。哪里有实际需要。自治试点项目;在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的地方,开展以农村社区为基本单位的村民自治试点。根据农村组织结构的新变化,《方案》要求研究明确村党组织、村委会、村务监督机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定位和相互关系。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设立地区,探索实行“两委”集体资产管理职能分离,落实落实。开展“政经分离”试点,完善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主导的村民自治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的运行机制。 (翻译: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张建军、王斌,记者:顾中阳、王浩)